
如果你喜歡拉麵的話,或許自今日情報解禁之後,你會在幾個拉麵粉絲專頁看到這個名字-「雞吉君」。這是一間一年前開始就在內湖流傳的雞白湯拉麵專門店,然而店面看板掛上去一年以來,期間甚至還因為變舊了重新粉刷過一次,卻還總是神神秘秘地未曾正式營業。
終於,這一切拉麵圈的都市傳說在前陣子漸漸明朗,雞吉君原來是東區拉麵戰區的「お帰り 你回來啦」店主的第二家店,與一店不同的是,正如店名,這一間店將會是以雞白湯專賣為主,Okaeri 在這兩年都曾推出過期間限定的雞白湯拉麵,而那兩碗限定也都是麵友間提到雞湯就回味不已的夢幻美味。因此這次終於要把店主對於雞湯的心得與熱情轉化成定番,實在是讓許多麵友高興不已。

在 8 月 21 日正式開幕前,雞吉君店主也邀請了拉麵相關的社群及部落客等舉辦了幾場試食會,筆者有幸前往參加,本文將跟各位分享台北雞湯拉麵的新頁,先說結論-2017 年 8 月的現在,這是現時點台北最強的雞白湯拉麵,沒有之一。而且一開始所販售的這三碗中至少有兩碗此前在台北是吃不到的口味,如果你喜歡拉麵(尤其是雞湯拉麵),那一定要去試試。
【店面環境】

店面位於內湖德明科技大學附近的雞吉君,距離西湖捷運站步行大約 5-7 分鐘,開車的話車位也還算好找。店裡共有 14 個位子,與 Okaeri 不同,這裡與鬼金棒、鷹流等拉麵店一樣沒有外場人員,而是使用票劵機,點完餐入座後把票券交給內場,而吃完後就是把碗筷放上吧檯讓內場收走。




每一個客人碗的位置、燈光位置、椅子位置全都在同一條線上,事實上在內場側還有號碼牌也是在同一線上的,高低可調的椅子距離也是一致,龜毛的個性由此可見一班。你以為就這樣嗎?不,每一組餐具區固定放六個杯子、筷筒是十雙筷子,夠強迫症吧?但就是這種不妥協的性格才能造就讓人驚艷的作品

【菜單】

品項及價格如圖,觸控螢幕上也提供了中文及日文版菜單。先按壓點好餐後放入紙鈔(此機器只收五百以下,不收一千)或銅板再按下發行即可
開幕之初將提供三種拉麵:淡麗雞吉君、濃厚雞吉君、特濃雞吉君,以及一種叉燒飯供選擇。兩種叉燒肉與白飯都可以另外加點,飲料則有一款解膩的茶與兩種 Asahi 啤酒。將來也還會提供其他品項如味玉等的加點。
【試食】
注意:此為試營運版本,店主表示湯頭、配料大致上都已底定,開幕後仍將維持相同,但擺盤或有可能更動。
淡麗雞吉君:230 元

這是由雞湯與海湯(貝類)混合而成的雙湯,是雞吉君三碗裡面屬於淡麗系的一碗,個人認為也可能會是最讓大家驚豔的一碗。配料除了低溫(舒肥)雞與低溫豬叉燒之外(由於豬叉燒跟清湯味道搭配問題,店主表示正式版將會全改用雞叉燒),還有舞菇、杏鮑菇與菜絲等,搭配的還有一片紫蘇,雖然紫蘇的味道每個人喜好不同,但看在它可是日本來的貴森森紫蘇,可以的話個人建議就如圖中一樣與肉片一起掛碗,到後半段再混入湯中,這樣可以享受到湯味轉換的效果。
這一碗的湯頭除了微微的雞香,還有貝類、小魚乾等的海味,加上調適得當的香味油,整碗不會過油,但香氣與清爽感卻讓人很是驚艷,其實試做版時還有一片萊姆,讓湯頭更多了一份若隱若現的酸甜滋味,但店主認為雞白湯專門就應該以雞為主體,因此這一版減低了海湯比例並去掉萊姆,但呈現出來的清爽中帶有層次感仍然讓人感到新奇,這個湯頭目前在台北筆者是沒有喝過的,可能也會是不只女生,連男生都很喜愛的一碗。極少數賣雞清湯的店家如阿哞亭等,其味道完全不是在同一個水平。




雞叉燒的做法也與其它家如鳥人有些許不同,這類舒肥雞叉燒通常只有外緣有鹹度及黑胡椒味,中間雖嫩但幾乎是無味的。但雞吉君的雞叉燒有在這部分加強,讓雞肉不只是嫩,整片肉都有明顯的味道。豬叉燒切的算厚,而且每一片都會斷筋,那紅嫩色澤甚至會讓人誤以為是牛肉。菜絲如同以往風格沒有混合其它如蔥或薑絲等,是純粹的切得很細的蘿蔔絲。
麵條也是用心之處,在經過不斷的嘗試搭配後,這三碗麵分別使用三種不同的麵條(因此每一碗的麵皆固定不能更換),淡麗雞吉君用的是極細麵,跟 Okaeri 的鐵絲細麵似乎很像但硬度較低,這應該是因為清湯搭的麵條不能太硬之故(話雖如此,也不會過軟到像「蔦 Tsuta」的麵條那樣地軟),因此在這碗清湯的搭配上來說算是很合宜的。
濃厚雞吉君:260 元

與淡麗的紫蘇一樣,這一坨畫龍點睛的柚子胡椒,建議先讓它留在碗緣,後半段再混入湯中,又是一番新滋味-柚子胡椒不是胡椒是辣椒,因此會有點微辣跟鹹,搭配濃湯很適合
濃厚雞吉君嚴格說起來應該會是店內的主打商品(但是吃過淡麗之後個人覺得很難說),也是最接近先前 Okaeri 曾推出過的雞白湯湯頭的產品。假如過去幾次你都沒吃過之前讓許多麵友念念不忘的 Okaeri 雞白湯限定拉麵,那這碗濃厚雞吉君你一定要試試,延續了之前的湯頭與相似的配料,雖然食材沒有限定時那麼高檔,但留用的也幾乎都有加強加量,例如雞叉燒比先前更入味、豬叉燒不比牛遜色等,麵條這邊使用的則是粗麵而非以前限定版時的極細麵,巴湯力算是 OK,但麵條部分其實筆者一直在想若是能有類似鳥人的捲麵可能也會不錯,也一樣很好帶湯汁上來。


假如要推薦的話,這一碗可以算是麵友初次來店建議先吃的一碗,這一碗雞白湯你可能吃過類似的,但在這裡則是品嚐到最佳的。之前要等推出限定版時才能吃到的美味,現在變成了每天都能享用的定番,光是這一點就夠讓人流口水了!
另外若食量 OK,這一碗建議再加點白飯,麵吃完時投入白飯將會是另一種享受。
特濃雞吉君:300 元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特濃跟淡麗的碗好像不太圓、歪歪的?原來店主這次推出的三碗麵不只是麵條、胡椒等各有不同,連碗都有兩碗是使用所謂的「變形碗」,在視覺上也呈現出不一樣的氛圍
除非你常吃拉麵或是口味很重,不建議第一次去就點這碗特濃雞吉君,正常來說先吃過濃厚雞吉君,覺得沒問題,接著循序漸進再上到特濃雞吉君會比較好。吃過京都「麵屋極雞」的友人表示這稠度還好,還沒有極雞立湯匙恐怖...但還是建議衡量一下自身口味習慣再行挑戰。
一般濃湯拉麵為了解膩,通常會使用洋蔥或高麗菜、豆芽菜等配料,而特濃雞吉君就像照片上看到這樣,有大量的洋蔥之外還有大量的西洋芹,加上菜絲,種種搭配都可以想像這一碗的湯頭之濃稠。


看看這麵條跟稠度,這一碗就是一記正中直球,沒在閃躲、沒在扭扭捏捏的,你只能選擇被擊沉,或是努力正面戰勝它!
特濃雞吉君的湯本身鹹度並不會很鹹,但是稠度則是驚人的高,上圖中可以看到湯裡有一些凹凸不平的泥狀物,那些都是肉-是在熬雞湯的時候刻意不濾掉的部分雞肉末,可以說這一碗的湯已不是湯而是肉泥了!再加上這一碗使用的麵條雖然短,但卻是最粗的一款(比 Okaeri 粗麵還粗),這種種搭配揉合在一起,讓每一口都是沈甸甸、避無可避、豐富飽滿的感受。
假如你真的能夠完食,這一碗建議也可以加點白飯,會是很搭的一碗。
叉燒飯:60 元

你以為叉燒飯都一樣嗎?那就錯了。這一碗叉燒飯製作費工,除了上兩層醬汁之外,叉燒肉也是選用雞豚雙寶,而且,不是拉麵切完的零碎角肉,而是跟拉麵使用的肉一樣,用一整塊的舒肥雞肉與豬肉現場切丁混合,中間埋藏著洋蔥丁,淋上美乃滋,接著炙燒逼出香味後再放上蒜絲方才大功告成,類似 Okaeri 先前的中華風雞腿飯的醬汁甜甜鹹鹹的,非常美味。

雞吉君的白飯是用黑釜鍋煮的,美味不在話下,但也因為如此,一次能煮的數量有限,後來店主又添購了第二鍋,但一個餐期大約也就 20 碗的量而已,只能說要點要快。以筆者個人來說,這三碗都可以加飯,而個別麵加飯的搭配會做以下推薦:淡麗雞吉君 + 叉燒飯;濃厚及特濃雞吉君則加白飯。
最後則是一些加點,就看看照片吧:
雞叉燒:60 元
豬叉燒:60 元
Asahi 啤酒:60 元



在長達一年的等待之後,8 月 21 日,「個人認為」現時點台北(其實說台灣應該也沒問題啦)最好吃的雞白湯拉麵-「鶏吉君 とりよしくん らーめん雞白湯專門」終於開幕。
其實筆者一直覺得鳥人開這麼久了,即便在近期人事變動、湯頭不穩(尤其是稠度與鹹度)的情形下,還是沒店家的雞湯定番能超越他在我心中的排名是一件很逼哀的事情,今天開始,很高興我的雞湯第一名要換人了!
店名:鶏吉君 とりよしくん らーめん雞白湯專門(粉絲專頁)
座位:14 個
營業時間:11:30 - 售完為止/17:30 - 售完為止
(注意:由於人潮眾多及備料因素,目前暫時只營業晚上)
地址:台北市內湖區環山路一段 33 號 1F(捷運西湖站)
以下為完全主觀個人評價(滿分 5):
口味:4.8 根衣架
交通便利度:3.5 根衣架
環境與衛生:4.5 根衣架
擺盤龜毛程度:4.8 根衣架
座位燈光龜毛程度:4.8 根衣架